第146章 出征在即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一直到了当夜,张复依旧没有想到,自己认识的京城的大人物是谁,就像他说的,他要是认识什么大人物,还至于沦落至此吗!

    但是他旁边的人却不这么觉得,逃户啊,这么大的罪都能平,这没点关系说不过去!

    张复想着无论如何,此人将自己这么多人救下,一定花费了很多功夫,这是一个巨大的恩情,他一定得报答!

    只不过,他们这十四个人马上就要充军,年后跟着太子殿下北伐,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

    朱雄英是没有功夫关注老爹这点儿事儿,他自从在朝上被册封为皇太孙之后,接下来有很多繁琐的事务、礼仪等,对于皇太孙来说,他所享有的礼仪规格只略低于皇太子,而高于亲王!

    还需要有一个正式的册封仪式,就在奉天殿举行,除了需要穿着正装和仪仗之外,还需由礼部官员将册封皇太孙的册文捧至御案前,然后由鸿胪寺官员宣读。册文中会详细阐述册封的原因、皇太孙的职责以及对他的期望,例如强调要 “惇孝友于家庭,重伦理于家国”。

    文武百官再次向皇帝行贺礼,然后依次向皇太孙行揖礼,随后朱雄英再去马皇后处拜见,再去东宫拜见朱标,最后颁布诏书,昭告天下!

    朱雄英此次的册封仪式搞的和那次封吴王的时候差不多,因为不能再高了,再高就要和朱标一样,甚至超过朱标了!

    除了有礼仪流程上的事情,朱雄英也在为北伐战争做准备,而且还需要招募太孙亲军,以前训练好的吴王三卫,已经被朱标连人带装备打包带走了,只给朱雄英留下了三个光杆司令和空荡荡的大营。

    有时候朱雄英甚至是怀疑,当时朱元璋这么干脆利索的就让自己募兵,是不是早就有这个打算,不会自己这三万亲军刚训练好又被收走了吧!

    亲军扩充了三倍,按朱雄英五千一卫的设想下,还缺三个卫所的指挥使,朱元璋又给朱雄英派了三个人,傅让、沐春、蓝斌三人。

    傅让是颖国公傅友德的第五子,少有勇略,有将才,在洪武十五年时曾跟随傅友德征云南,有乃父之风。

    至于沐春则是沐英的长子,沐家世代都为大明守护西南边陲,忠心耿耿,从无二心,这在历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当然这与朱元璋将其视作是自己的家人有很大关系。

    沐春十七岁时候,就跟随沐英出征西番,又随军征伐云南等地,常为先锋,多年来积累了很多功勋,被授后军都督府佥事,这是正二品的高官了。有大臣建议,沐春年轻,是不是让其先试职,这本是洪武年间经常性的做法,但是朱元璋不同意。

    朱元璋说:“这孩子是咱的家人,不用试任!”

    这证实了两件事儿,其一为朱元璋确实将沐家视作亲人,其二,沐春本人十分有能力。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