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基地建设进展
东银河开拓集团
星光下的孩子
根据与航天局的合作协议,生命支持系统和居住舱的设计主要由航天局负责,太昊航天则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采。这种分工充分利用了双方的优势,大大加快了项目进度。
第二天,李太昊前往航天局,与张明和技术团队讨论生命支持系统的最终方案。
"我们采用了三层冗余设计,"航天局的陈博士在会议室展示着详细的系统图,"核心是一个生物-物理混合系统。物理化学部分负责紧急情况下的氧气生成和二氧化碳去除;生物部分包括藻类培养舱和小型植物园,提供长期稳定的氧气来源和部分食物。"
李太昊仔细研究着系统图:"水循环系统呢?"
"我们设计了一个多级净化系统,"陈博士切换到下一张图,"包括物理过滤、化学处理和生物净化三个阶段。理论上,水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5%以上。"
"食物供应怎么解决?"
"初期主要依靠补给,"张明解释道,"但我们在居住舱内设计了一个小型垂直农场,可以种植快速生长的蔬菜和水果。随着基地扩建,农业区可以逐步扩大。"
李太昊点点头:"居住舱的设计呢?"
航天局的另一位专家站起来,展示了居住舱的三维模型:"我们设计了模块化的居住单元,每个单元可容纳2名宇航员,包括睡眠区、个人卫生区和小型工作区。所有单元连接到中央公共区域,包括餐厅、健身区和娱乐空间。"
"辐射防护是关键,"专家继续说道,"我们采用了多层复合材料,包括铝合金外壳、水储层和特殊的聚合物内衬。此外,每个居住单元都有一个'风暴避难所',在太阳风暴期间提供额外保护。"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李太昊与航天局的专家们讨论了每一个技术细节,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一个月后,第二批发射准备就绪。这次发射包括四枚重型火箭,携带由航天局设计的生命支持系统、居住舱和更多的基础设施。
发射前夕,李太昊在发射基地的会议室召集了核心团队和航天局的代表。
"这次发射比首次更为关键,"他严肃地说,"它将决定月球基地能否支持人类长期居住。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航天局的陈博士点点头:"生命支持系统已经过全面测试,性能超出预期。我们采用了最新的闭环设计,水循环回收率达到95%,氧气再生效率达到90%。"
"辐射防护措施也已到位,"张明补充道,"居住舱采用了多层复合材料,可以有效阻挡大部分宇宙辐射和太阳粒子风暴。"
团队成员逐一报告了各自负责的系统状态,所有检查都显示一切正常。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