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面见大儒

    第42章 面见大儒(1/2)

    “这..我们怎当得起燕将军大家之称?”

    “当得,当得。昔日张将军破南匈奴稳安定郡,据羌人所赠财帛与良马,酌酒还金使得安定郡的大部羌人数年安稳归附;辞官归隐后,又与众弟子著有《尚书记难》成书传世,当为一代大家!

    蔡大家与众郎官修《六经》,更得陛下亲准以红字书石碑。立在太学门外的‘熹平石经’令晚辈敬佩不已。更有‘飞白体’笔法名扬四方,《青衣赋》、《述行赋》等大作,天下士子何人不以其为学习楷模..”

    蔡邕连忙摆手打断,述行赋就算了,青衣赋在这会的名声是两极分化的很。

    虽说追求爱情几乎是每个人内心里的渴望,但在这个封建礼教的年代,以身份低微女子为主角所作的故事,自然无法令许多自诩清高的文人墨客认可。

    述行赋虽然也是抒情小赋,但因作此赋时蔡邕尚且年轻,文中多有深刻的批判与暗语,更是夹杂男女情爱于其中,大胆直率的风格风靡一时,令人敬仰。

    所以,燕云说述行赋还没什么,要说青衣赋,就让蔡邕受之有愧了。

    “呵呵..晚辈不知两位大家莅临,未能远迎,恕罪恕罪。两位可愿赏脸到晚辈的商行中观赏一番,喝杯热茶,给晚辈一点意见,或是建议?”

    见燕云如此恭敬,两人也只好轻轻点头。

    “小将军不介意的话,我等自是想看看这商行有何奥妙,为何众多达官贵人都来此地呢!”

    燕云先是安排好蔡邕与张奂还有他们的仆从于偏厅,随后先去跟杨赐张温二人斡旋,好生谈判一番。

    由于有两老提前做工作,这群人倒是容易打发。

    很快,就跟关东、荆州各大世家的代表人物,以每一百石价值一百五十金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给他们。

    当然了,为了不坏规矩,只需要他们献上部分购买之人的名字即可。

    对了,燕云设定了的精盐市价,可是每一石精盐价值二金,此时尚不是压低盐价的时候,虽然某种程度上会加大其他地域的世家对普通百姓的深层压迫,可终归需要取舍,才能使自身更强!

    这样,也能打消普通百姓想要买精盐而造成巨额数量的压力,但却保留了他们购买的权利,只能说是有利有弊吧。

    杨赐和张温虽然说不上是自己人,但想想关东与荆州各大世家要来雒阳买盐,然后再运回去的话。

    这个成本,可是他们自行承担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