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我以为你是个太……太监!

    按照传统,原本雄英不在之后,依照嫡长制度的规定,应该由允熥继承皇位。

    但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了。

    太子妃常氏去世后,原先的次妃吕氏被提升为太子妃。

    吕氏成为太子妃后,她所生的孩子也就自动成为了嫡子。

    由于允炆比允熥年长一岁,并属于嫡长子之下的嫡次子,因此理应是允炆继承大统并被封为皇太孙。

    秦朝以前,诸侯无论有多少配偶,只有原配所生孩子才被视为嫡子。

    但在秦朝之后,规矩有了变化。

    原配离世后,小妾升正位或续弦妻子所生子女,同样视为嫡子,并参与嫡系子女的长幼排序。

    因此,原本是嫡次子的允熥降为庶三子,而庶长子允炆变成了嫡次子。

    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皇位继承出现混乱局面,太子妃逝世后其位置会保持空缺。

    但因为朱雄英当时已被确立为皇太孙,即便吕氏被扶正,比他年幼的允炆也不构成威胁。

    随着朱雄英的早逝,本已成定局的事变得更加复杂。

    老朱一向强调长幼有序。

    这是为什么他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永乐大帝应为朱允炆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是,在标儿离世后,蓝玉等将领是留给标儿的心腹。

    有标儿在时,这些武将自可压制;一旦标儿去世,不论是允炆还是允熥,都没办法掌控。

    蓝玉性格跋扈,功高权重,若他成为允熥的外戚,以自己年老且新继任者年幼的情况下,极可能导致外戚专权的局面。

    这对朝廷稳定非常不利。

    基于此考虑,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就必须处理掉一些人。

    如果解决的是与允熥有关的人,然后再让他继承皇位,这不仅会使允熥感到不满,也会令他人怀疑。

    天子失去了威严便难以服众,更何况从性情上看,允炆更适合担此重任。

    各种因素综合考量,朱元璋认为,皇位未来应传给允炆。

    既然将来是朱允炆登基,那被称为永乐大帝自然就是他无疑。

    马皇后听取了朱元璋的看法,也认同这个判断,认为永乐大帝确实是朱允炆。

    她觉得皇帝当最能建树伟业之时是在初建江山之时,后几代帝王守成更艰难些。

    朱元璋立刻想找韩成打听朱允炆的丰功伟绩,为何被人誉为永乐大帝。

    但马皇后劝阻了他,建议改天再去问,因为今天事情已经不少,且她还有更多的话想与朱元璋谈。

    “你刚刚提到了手机,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奇特的称呼?听你的语气,这似乎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发明。”

    马皇后问起这事,朱元璋立刻来了精神,完全忘了刚才还想找韩成打听永乐大帝的事情。

    他决定要和妹妹好好聊聊这个新奇的东西,也让自己妹妹开开眼界,在她面前炫耀一下。

    “这手机,并不是家禽,而是一种工具,能够实现千里之外的声音传递……”

    随着朱元璋的讲述,马皇后的嘴巴越张越大,显然被震撼到了。

    几百年后的人竟然这么厉害?这么神奇吗?竟能拥有这种如神仙般的能力?短短几百年的时间,居然有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