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你觉得他们不敢做这些事吗?
大明:老朱破防,你管这叫欺君?
林金鸿
说到这儿,朱元璋自得起来:“这也正是我建立户籍制度的原因所在,将人们分作民户、军户、匠户,其中民籍又细分儒、医、阴阳等类,以此确保每个人都能专注于自己的专业,终其一生不断提高某方面的技能。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国家稳定,也有利于提高效率。
自古以来就有所谓‘出身豪门,技高一等’的说法,这些人继承父辈职业,从小耳濡目染,技艺娴熟,而且他们的父辈也不会保留绝技,如此他们必然具备高超的手艺。
如今安身立命不再成问题,养家糊口也不愁,比如军户制度,既保证军队有足够的士兵资源,也让军户能够耕种自己的土地省去了朝廷大量的粮饷支出。
父辈们的战斗经验也会传授给后辈,使他们作战时更勇敢……
见老朱说得兴起,洋洋得意地夸赞他的户籍制度,韩成嘴角不禁抽搐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老朱的想法确实很好,但这个制度却在未来害苦了不少人。
“皇帝陛下,你是否考虑过有些人后代不想继承父业,他们想尝试不同的行业呢?”
这段对话涉及了对户籍制度的探讨及其长远影响。
我用不同的表达来重新阐述一下意思,保持原有角色不变:
韩成难以忍受,中途打断了朱元璋的话提出了质疑。
正在兴致勃勃地阐述自己理念的朱元璋显得不太高兴被韩成打扰。
不过考虑到这是韩成,如果换成其他人,可能反应就不止是不满了。
“不是每个人都愿子承父业呀。
虽然确实有些特例不愿意沿袭父亲的生计,
但多数人还是渴望稳定的生活,一日三餐不愁的。
我们设计的这个户口制度,已经确保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所需。”
韩成点了点头说:“你的初衷和考虑确实周全。
人多意见杂,想让每个人都满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只能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的需求。
而且老百姓们大多数也是期望平静安稳的过日子。”
但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只是假设人们即使想过安定的生活,却被现行制度约束,无法追求其他的营生途径,那又会怎么样呢?”
面对韩成的质疑,朱元璋一时语塞之后摇头回应,“绝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我的户籍制度有着非常高的稳定性,并且我认为绝大部分人并不会想着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
韩成微微一笑:“真有这样的好事吗?让我给您举例说明一下,特别是对于军户而言……”
到了这一章节中,两人就大明朝的官员选拔制度和实际操作中的困境进行了更深层次讨论。
此刻,韩成和朱元璋对坐着。
朱元璋内心憋着一口气,心中坚信,他与一众文武大臣费尽心思在前朝基础上设立的新政策不应该如此不堪一击,更不相信这些规则会影响后代到这种程度。
他的法规和条例如祖训一般不容侵犯,在未来的日子里也不会有太多的漏洞供别人利用!
就算有钻空子的人,也一定是在有限制下的行为。
至少,绝不会有像现在听到的这样糟糕的影响吧。
然而,听完韩成关于军户情况的历史变迁的分析后——起初确实运作得非常好,为国家省了很多经费,解决了大量的后勤问题,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卫所里的耕地遭到买卖、侵占。
失去了土地资源后,加上地方官员过度压榨百姓,导致众多军户变成了变相的奴隶,没有其他出路最终成为了流民或反贼,这一切使洪武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的自信。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